| 
教案名稱:腳踏車之城─環保,做,就對了 | 
節數:4 | |||||
| 
教學 
目標 | 
1.       
  透過繪本故事的閱讀與討論,讓學生了解環保的概念在於隨手做。 
2.       
  透過影片的欣賞與討論讓學生了解環境正因為人類的私慾而造成破壞。 
3.       
  藉由詩集的討論介紹台灣所面臨的環保與經濟問題,想一想你所居住的地方附近是否也有相同的問題,而你如何解決。 
4.       
  透過遊戲、實作與分享活動,讓學生察覺生活環境周遭的環保事件。 
5.       
  讓學生學習找出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 | |||||
| 
教學 
方式 | 
R講述教學 | 
□   
  測驗 | 
R分組討論 | 
R學習單或心得 | ||
| 
R實作 | 
□   
  上台演示 | 
□   
  課後報告 | 
□   
  其他 | |||
| 
教學材料 | 
教學ppt、學習單 
繪本【1.腳踏車之城 2.環保影片】 | |||||
| 
時間 | 
教學活動 | |||||
|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 
單元一 你舒服嗎? 
【活動一 腳踏車之城】 
1.     
  從每天上課的方式進行調查,根據到校的方式計算出全班的排碳量,必且提示排碳量表的正是暖化的主因。從而分享當你覺得舒服時,地球可能因為你的舒服而造成破壞。 
2.     
  T以ppt播放方式講述繪本故事─關於腳踏車之城 【S能專心聆聽】 
3.    
  T就繪本故事細節進行提問 
【活動二地球生病了】 
1.    
  觀看影片。 
2.    
  進行影片討論。 
3.    
  引導回答問題。 
l  便利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問題…… 
l  危害地球的兇手是誰? 
單元二 魚兒水中游 
【活動一 不分藍綠環保選邊站】  
1.    
  由T進行提問,讓S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環保。 
【活動二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1.    
  T以作家吳晟為了反對國光石化設置在彰化潮間帶所寫的一首詩。 
2.    
  就詩中句子進解讀並且請學生分享自己居住的環境附近是否也有為了建設、經濟而進行的環境破壞行為。 
3.    
  進行問題引導與討論。 
單元三 綠色的行動做就對了 
【活動一 浪費的一天】 
1.     
  播放一段影片,讓學生反思是否有類似的浪費行為。 
【活動二 校園實地大調查】 
1.    
  T引導學生檢視學校或是班級有那些地方不符合環保,並且檢討可以如何改善。 
2.    
  讓S用「我可以」的句法寫下對環保的行動宣言。 
3.    
  教師總結。 | |||||
| 
備註 | 
1.  課程結束後,將學生的行動宣言製作成大海報張貼於教室內。 
2.  讓學生檢視自己是否已做到,並且給予讚美。 | |||||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澎湖人權輔導團100年人權教案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